中华医学会
地址: 中国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
邮编: 100710
【解读】《美国新生儿护理协会: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实践指南(第4版)》摘译
摘要
美国新生儿护理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Neonatal Nurses,NANN)作为新生儿护理实践指南的先驱,一直关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s)对维系危重新生儿生命安全的重要性。2001年NANN发布了第1版唯一针对新生儿和婴儿PICCs的实践指南,现已更新数版。2024年发布的《美国新生儿护理协会: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实践指南(第4版)》(简称第4版指南),根据循证证据支持的最佳实践文献,强调为出生时或生后可能需要PICCs的新生儿和小婴儿提供针对性支持护理,即生后早期开始血管通路的评估和制定置管规划,可促进整个生命救治周期的血管?;ぁ?/span>
一 第4版指南更新要点
1.基于循证等级的实践推荐;
2.纳入医疗感染控制实践咨询委员会的最新建议,扩充了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讨论;
3.超声检查的最新证据;
4.新技术的安全性和操作流程。
第4版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推荐导管尖端在适当位置,可将并发症的风险降至最低;新生儿PICCs置管操作流程;置管相关并发症及干预策略;置管后并发症;置管后的护理、维护的监测及当前对新技术如超声和导管安全性的看法。第4版指南对既往指南全文进行了更新,共引用280条参考文献,其中70%以上是第3版发表后的新文献,配有插图11张。此外,第4版指南还提出了预防导管相关损害的共识,即注重早期并发症的监测和管理,并强调多学科PICCs团队的协作。
二 主要实践推荐摘要
第4版指南明确提出,经上肢插入上腔静脉和经下肢插入下腔静脉的导管尖端处于正确位置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其他内容包括导管重新定位、敷料、消毒剂、技术和培训等。
1.保持导管尖端位于中心位置,即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
理由: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可显著减少心律失常、PICCs相关心包积液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2.导管重新定位后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定导管尖端的位置,并在任何一次重新定位前做床旁超声检查。
理由:准确的导管尖端位置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每次重新定位后均需要确定导管尖端的位置,并首选做床旁超声检查。
3.导管重新定位时先采用非侵入性策略纠正导管尖端移位。
理由:导管重新定位时应先采用非侵入性策略,如重新摆正患儿体位、缓慢向导管内推注液体进行冲管等方法,有助于使移位的PICCs重新准确定位,同时减少因导管拔出或重置及敷料移除对患儿及其皮肤造成的损害。
4.插入导管后,置管一侧肢体应保持固定不动,以确?;竦米既返挠跋裱Ы峁?。
理由:进行导管定位时,确保置管一侧肢体保持固定且一致的体位,可获得准确一致的导管尖端位置?;级逦桓谋淇赡芑嵊跋斓脊芗舛说奈恢煤蜕疃取?/span>
5.根据患儿需要或外观指征更换敷料。
理由:更换敷料时应考虑其必要性、风险和益处,更换敷料的操作并非没有风险,可能会给患儿脆弱的皮肤带来不适或创伤。因此需要制定统一的PICCs敷料更换标准,而不是单纯依赖时间节点或护理人员的个人意见来更换敷料。
6.建议使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或聚维酮碘作为皮肤消毒剂,放置敷料前应去除聚维酮碘。
理由:放置敷料前去除聚维酮碘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碘吸收和抑制甲状腺功能的风险。
7.考虑采用新的技术和设备,使血管可视化,从而提升血管通路操作的精确度,以满足特定患儿的需要。
理由:心电图波形分析、血管超声以及红外线血管显影等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可以使PICCs的操作更加精准,能够满足早产儿等特定患儿的需要,并改善其预后。
8.实施防治策略预防PICCs相关血流感染、机械性损伤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理由:并发症的防治策略包括手卫生、PICCs护理包、皮肤消毒、最佳导管位置选择、每日评估导管留置的必要性、及时移除不必要的导管等。
9.为PICCs置入和护理人员提供基础、持续和统一的培训。
理由:为PICCs置入和护理者提供恰当、及时的培训,是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必要措施,也是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关键。
10.除有腹裂的新生儿外,置管初始评估时应首选右大隐静脉。
理由:相较于其他置管位置,下肢血管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较低,同时右侧大隐静脉置管后导管的移位率也相对较低。
三 总结
NANN 发布的新生儿PICCs实践指南已成为全球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制定血管通路管理方案的重要依据,并将作为临床医生PICCs置管、护理、监测和管理等教育、培训的重要资源。该指南通过提供统一的策略,指导临床医护人员进行PICCs置管并且管理留置PICCs的新生儿和婴儿,以期达到良好的预后。
(摘自Sharpe EL,Curry S,Wyckoff MM. NANN neonatal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guideline for practice,4th ed[J]. Adv Neonatal Care,2024,24(4):313-315. DOI:10.1097/ANC.0000000000001182.)
引用本文:宫学雷,Liao Phoebe,李月凤,等. 《美国新生儿护理协会: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实践指南(第4版)》摘译[J].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2025,40(02):127-128.DOI:10.3760/cma.j.cn101451-20240830-00309.